软件工程(0835)
一、学科简介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2011年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基础上调整而来,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级;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软件工程被列入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立项建设名单。学科汇聚了以院士和特聘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学科队伍雄厚,现有骨干教师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硕士生导师35人。学科拥有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图像处理与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公共安全数据融合与智能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计算机动画实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建设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支,配备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分布式存储平台、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平台等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研究生的培养需求。主要研究复杂软件系统的形式化描述、软件过程化管理、软件测试、软件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等。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身心健康,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3.掌握软件开发和知识工程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围绕可持续演化的智能化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形式化方法、可信计算、智能计算等领域,重点开展系统行为模型构建和智能合约验证、软件可信性建模与分析、复杂模型的智能计算等方向研究。
2.软件工程技术
围绕软件安全、网络安全核心关键技术、软件测试及质量保证的理论和工程化技术研究等领域,重点开展软件安全认证工程技术、软件数据安全与认知技术、软件通信安全与测评技术、软件测试及质量保证技术等方向研究。
3.图像理解与智能检测
围绕图像理解和检索、目标智能检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虚拟现实等领域,重点开展高精度图像特征提取及检测、高光谱图像、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理论与应用、医学影像分析、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等方向研究。
4.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围绕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等领域,重点开展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与知识工程、云计算理论与应用、多模态机器翻译、量子情感分析等方向研究。
四、培养年限与学分
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年限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学分:总学分要求31~35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0学分,必修环节要求5学分。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 位 课 |
9910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马院 |
公共必修 |
991018 |
英语精读 |
32 |
2 |
1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19 |
英语听说 |
32 |
2 |
2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07 |
数值分析 |
64 |
4 |
1 |
数学 |
专业必修 |
|
991008 |
矩阵论 |
32 |
2 |
1 |
数学 |
专业必修 |
|
051029 |
软件体系结构 |
64 |
4 |
1 |
软件 |
专业必修 |
|
051031 |
高级分布式系统 |
64 |
4 |
1 |
软件 |
专业必修 |
|
051010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64 |
4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051001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64 |
4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非 学 位 课 |
991014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马院 |
公共选修 |
991016 |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1 |
1 |
研工部 |
创新创业 |
|
051026 |
软件工程理论基础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04 |
高级人工智能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15 |
机器学习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14 |
大数据处理技术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20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303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16 |
模式识别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09 |
软件安全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03 |
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27 |
计算机程序理论与模型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41 |
软件工程管理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42 |
软件需求工程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43 |
软件分析与测试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21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314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051011 |
学科前沿与实践 |
16 |
1 |
2 |
计算机、软件 |
专业选修 |
|
必 修 环 节 |
991091 |
开题报告 |
1 |
3 |
|||
991092 |
中期考核 |
1 |
4 |
||||
991093 |
学术活动 |
1 |
1-6 |
参加学术报告10次,本人作报告1次 |
|||
991094 |
社会实践 |
1 |
2-5 |
||||
991095 |
创新创业 |
1 |
2-5 |
六、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应选择与本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相关课题,体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含量,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创新性。
2.规范性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相关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原理阐述正确;实验方法合理、实验数据可信;引文合理、文献出处准确;公式、符号、单位和图标等均符合有关规范。
3.质量要求
对本研究方向上的关键技术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依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应有创新性成果,要求表达通顺,逻辑性强、图表规范。
4.能设计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重要实验验证。
此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预答辩、答辩、学位申请等培养环节按照学校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参加编写人员
金保华、张素智、黄敏、朱付保、陶红伟、张伟伟、陈浩然、张世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