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别(领域)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18新利直播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硕士领域源于18新利直播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重点学科。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下设三个研究方向。目前该领域下教研人员20余人,硕士生导师10余人,具有院士工作站、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物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以及现代通信系统多个实验室,依托于“智能通信与编码传输”创新型科技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纵向项目26项、省部级纵向项目25项。建立了与国内外诸多影响的企、事业合作研发关系,对培养通信与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和推动社会产业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身心健康,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协作开发能力。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中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等,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无线通信
主要研究方向:下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5G及B5G通信物理层传输技术,通信安全传输技术,包括先进空口传输技术、核心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等。
支撑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海量设备连接、涌现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的发展需求,针对传输质量与网络容量等关键性问题,面向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聚焦于新型的关键无线传输技术,特别是干扰管理、新型多址接入、物理层安全等技术方面及其算法设计,并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试验平台实现。
2.光网络通信
主要研究方向:光网络传输及组网技术,包括高效资源分配技术、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等,网络虚拟化技术,网络切片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加密技术。
聚焦于弹性光网络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智能组网、高效路由与频谱资源分配技术、网络切片、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方面进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致力于解决弹性光网络中低阻塞率资源分配、单纤大容量数据传输、灵活频谱粒度等问题。
3.信息处理与编码
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与编码技术,包括三维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数模以及模数转换器设计,高效数字功放技术,时频测量与网络定位技术。
面向新一代三维视频编码研发与产业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编码技术与应用、低复杂度自由视点视频建模理论及控制、D类功放、Sigma-Delta数模以及模数转换器、电源管理电路、图像信息处理、表情人脸识别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广泛应用于三维电视、会议和制造监控等行业领域。
四、培养年限与学分
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年限为3年。
学分:总学分要求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必修环节要求5学分。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位课 |
9910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马院 |
公共必修 |
991018 |
英语精读 |
32 |
2 |
1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19 |
英语听说 |
32 |
2 |
2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17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研工部 |
公共必修 |
|
991007 |
数值分析 |
64 |
4 |
1 |
数学 |
公共必修 |
|
991008 |
矩阵论 |
32 |
2 |
1 |
数学 |
公共必修 |
|
051302 |
随机信号分析 |
32 |
2 |
1 |
计算机 |
公共必修 |
|
051301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051307 |
现代数字通信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051311 |
信息论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非学位课 |
991014 |
自然辩证法 |
16 |
1 |
1 |
马院 |
公共选修 |
991016 |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1 |
2 |
研工部 |
公共必修 |
|
051032 |
编码理论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3 |
通信网理论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04 |
高级人工智能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5 |
机器学习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4 |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5 |
FPGA系统设计实践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6 |
雷达信号处理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7 |
无线通信原理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8 |
计算电磁学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9 |
现代传感器技术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0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03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6 |
模式识别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09 |
无线电定位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06 |
信号检测与估计 |
32 |
2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1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14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1 |
学科前沿与实践 |
16 |
1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必修 环节 |
991091 |
开题报告 |
1 |
3 |
|||
991092 |
中期考核 |
1 |
5 |
||||
991093 |
创新创业 |
1 |
1-6 |
||||
991094 |
学术报告 |
1 |
1-6 |
本人主讲报告一次 |
|||
991095 |
专业实践 |
3 |
2-5 |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践(有工作经历的往届毕业生6个月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12个月以上)。学院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前提统筹,过程管理,结果考核”。
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要积极主动与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七、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从学科特点出发,选择在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
2.规范性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相关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原理阐述正确;实验方法合理、实验数据可信;引文合理、文献出处准确;公式、符号、单位和图标等均符合有关规范。
3.质量要求
对本研究方向上的关键技术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物理模型或经验模型;采用新技术建立起一个先进可行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应具有创新性,或具有部分创新性,或具有新意;
4.能设计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重要实验验证。
此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预答辩、答辩、学位申请等培养环节按照学校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参加编写人员
金保华、朱付保、张秋闻、刘伟华、徐盛、丁汉清、夏永泉、陈晓雷、袁俊岭、李祖贺、王玫、于泽琦、蒋斌、汪永明(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郭文明(郑州新基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