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安全(085412)
一、专业领域简介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的一个研究领域,是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学理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主要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领域依托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设置工业互联网密码应用、异构环境网络区块链安全、地理空间和语义空间上安全与隐私保护三个研究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完成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SCI/EI论文40篇,国际Top期刊3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学术道德敬业精神。
2.身心健康,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3.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优化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互联网密码应用
开展基于内生安全的工控系统安全可信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基于多维虚置换理论的智能终端群组密钥协商理论,研究工业互联网快速密钥协商算法,研究后量子密码基础理论和应用,构造适用于特殊场景的轻量级后量子密码算法,进行自主访问控制、双向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可信计算度量及数据通信安全等方面的商业密码应用研究。
2.异构环境网络区块链安全
结合区块链技术和属性密码学原理,实现光网络路由、全光交换技术、卫星光网络等多网融合安全和效率。研究区块链多方安全管理、权限约束、身份鉴别、联盟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管理技术,对车载网络、物联网、云网络等之间的安全对接提供安全通信保障技术。
3.地理空间和语义空间上安全与隐私保护
面向未来6G位置服务中知识驱动的智能推荐与隐私保护机制,研究位置信息共享下面向智能服务推荐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针对智慧城市数据汇聚层安全,建设硬件信息安全和全面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在内的完整数据安全体系,解决传统隐私保护机制在位置共享方面存在的数据可用性低、隐私保护与服务推荐缺乏协同问题。
四、培养年限与学分
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年限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位课 |
9910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马院 |
公共必修 |
991018 |
英语精读 |
64 |
2 |
1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19 |
英语听说 |
32 |
2 |
2 |
外语 |
公共必修 |
|
991017 |
工程伦理 |
16 |
1 |
1 |
研工部 |
公共必修 |
|
991007 |
数值分析 |
64 |
4 |
1 |
数学 |
专业必修 |
|
991008 |
矩阵论 |
32 |
2 |
1 |
数学 |
专业必修 |
|
051001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64 |
4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051010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64 |
4 |
1 |
计算机 |
专业必修 |
|
非学位课 |
991014 |
自然辩证法 |
16 |
1 |
1 |
马院 |
公共选修 |
991016 |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1 |
1 |
研工部 |
公共必修 |
|
051031 |
高级分布式系统 |
64 |
4 |
1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04 |
高级人工智能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5 |
机器学习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4 |
大数据处理技术(python)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0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03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6 |
模式识别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09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03 |
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7 |
计算机程序理论与模型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8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9 |
软件体系结构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30 |
软件过程管理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05 |
现代通信技术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21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314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11 |
学科前沿与实践 |
16 |
1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45 |
现代密码学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051046 |
区块链技术 |
32 |
2 |
2 |
计算机 |
专业选修 |
|
必修环节 |
991091 |
开题报告 |
1 |
3 |
|||
991092 |
中期考核 |
1 |
4 |
||||
991093 |
学术报告(10次) |
1 |
1-6 |
本人主讲报告一次 |
|||
991094 |
专业实践 |
3 |
3-6 |
||||
991095 |
创新创业 |
1 |
2-5 |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践(有工作经历的往届毕业生6个月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12个月以上)。学院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前提统筹,过程管理,结果考核”。
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要积极主动与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七、学位论文(350字以内)
1.选题要求
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2.规范性要求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相关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原理阐述正确;实验方法合理,实验数据可信;引文合理,文献出处准确;公式、符号、单位和图标等均符合有关规范。
3.质量要求
对本研究方向上的关键技术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物理模型或经验模型;采用新技术建立起一个先进可行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应具有创新性,或具有部分创新性,或具有新意。
4.能设计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重要实验验证。
此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预答辩、答辩、学位申请等培养环节按照学校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参加编写人员
金保华、朱付保、尹毅峰、张启坤、南姣芬、朱颢东、吴庆岗、朱亮、周朝阳(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慎丽(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谷晶中(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善平(河南拓普计算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