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首页> 栏目名称> 本科生教育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城市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公共管理学为基础课程体系,学生着重学习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够从事城市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办公技能和管理决策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 3、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具有一定的公共部门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以四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修业时间4-6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183 课内教学学时/学分:2412/145 其中: 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784/57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722/43 专业课学时/学分:396/24 选修课学时/学分:510/22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周数/学分:29/29 课外培养和社会实践最低学分:8 五、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学 六、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市政学、城市社会学、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等。
首页> 栏目名称> 本科生教育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城市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公共管理学为基础课程体系,学生着重学习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够从事城市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办公技能和管理决策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 3、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具有一定的公共部门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以四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修业时间4-6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183 课内教学学时/学分:2412/145 其中: 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784/57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722/43 专业课学时/学分:396/24 选修课学时/学分:510/22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周数/学分:29/29 课外培养和社会实践最低学分:8 五、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学 六、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市政学、城市社会学、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