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院(系)分团委、园区团工委、直属团总支(支部):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豫青联字〔2006〕3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2006年暑假继续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活动主题: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
指导思想: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内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和实际,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化采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义务支教、校内科研、专业实习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与伟大祖国共奋进,为中原崛起献青春。活动内容主要有:
1、大学生新农村政策宣讲服务团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报等形式,着力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帮助群众了解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2、大学生荣辱观宣讲服务团
通过专题展览、知识问答、讲座、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知理守法,扬荣拒耻,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弘扬社会正气,倡树农村文明新风。
3、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
重点发挥工科院(系)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根据帮扶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扶贫开发,为当地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4、大学生支教服务团
组织成绩优秀大学生进入定点联系村,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过一个愉快的暑假;针对部分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协助做好"两基"验收达标相关服务工作。
5、大学生文化采风服务团
重点发挥学校文学、艺术、书法、美术、摄影等学生社团骨干和艺术专业志愿者的特长,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激发灵感,创作出一批反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青年精神风貌的作品,展示农村团员青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讴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6、大学生企业调查服务团
组织大学生深入厂矿、企业了解目前企业的现状,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对企业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专业,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改革、创新方案。
7、大学生科研小分队
按照大学生科技活动立项通知有关要求,组织已立项课题组学生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全面调研工作,为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工作做好准备。
三、组织方式
要坚持"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结合专业、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扩大覆盖面。要划分层次,分为重点团队、各院(系)团队、返乡学生团队三个层次。其中集中组队,要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组织力量开展前期调研,以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基地等为依托,充分了解掌握地方需求,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选择部分团队申报河南省、全国重点团队。同时,要为返乡同学开具介绍信和发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要求全员参与。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400人、28支示范小分队代表学校在南阳、周口、濮阳、信阳、郑州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为确保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按照团委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制定详细计划,进行周密安排,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实效,保证安全,使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多丰收。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分队在主动利用当地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要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上报,团委将组织力量利用报刊、电视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成绩将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给予相应的德育学分,暑期社会实践的优秀实践报告、论文将装订成册在校内进行交流学习。
共青团郑州轻工业学院委员会
200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