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基层减负切忌“雷声大雨点小”

时间:2019-03-26浏览:199设置

关注基层减负系列网评之一: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等减负礼包,赢得基层广泛点赞。

落实是最好的重视。通知虽开出了良方,但如果对症不下药、慢落实、假落实,就会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在叫好之余,如何让基层减负措施落地生效?关键就在一个字,切忌雷声大、雨点小

应在领导带头上下实功,防止命令式部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知重点是整顿工作作风,而改进作风的关键在领导干部。通知强调,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要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举措。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面出现官僚主义,下面就会产生形式主义。在为基层减负上,关键少数在源头上带好头,改作风才会有劲头,树新风才会有干头。因此,领导干部要在以身作则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作表率,释放出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比如,在关键环节,强化主体责任,把量化的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级看一级的示范效应。

应在解决问题上出实招,防止机械式操作。基层减负呼声由来已久,然而,一些地方盲目以减少工作代替减轻负担;有的地方减少了现场会议,却在视频会议上加码。表面上在减负,实则是在减效,类似这些都是简单照搬的表现。让通知落实落地,防止于文字、机械操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在解决基层高压问题上下实功夫。比如,对基层负担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各部门实际,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制定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系统减负措施和办法,抓深入抓具体,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能够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

应在落地执行上求实效,防止口号式落实。基层减负成效最终要落脚在基层干部的幸福感、群众的获得感上。通知着眼于解决基层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问责多等堵点痛点,旨在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作为,让基层群众有更多实惠。这就需要树立结果导向,在通知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减负落实情况,察实情、问实效。比如,会议减少了,干部干劲是否更加充足?文件简短了,工作部署是否清晰明确?程序简化了,干部责任是否虚化弱化?以实实在在的减负成效来衡量制度落地的效果,坚决防止口号式落实,方能防止基层减负雷声大、雨点小。(青玲)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