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学院下达十五规划后三年各系发展分解指标后,法政系对照指标体系,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教研室主任及干部研讨会等形式,就办学规模、学科及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和学生工作等内容开展广泛讨论,听取师生建议,集思广义,共谋发展,初步确立了坚持“人文关怀,实现文理渗透”的建系原则。
按照学院的初步指标,法政系2005年在校生规模为500人,在原设置社会工作、法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考虑2004年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法政系拥有学院仅有的法学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是学院六大学科之一。在研讨会上,大家认为学院的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努力为全院学生完善人文素质结构,丰富校园文化,实现文理渗透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干部、教师提出了依靠学院支持与相关系部协作,在三年内把法政系打造成轻院“德育教育基地”、 “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和“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设想。
在研讨会上,系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教研室主任就社会工作、法学实验室的建设、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社会工作实践环节教学及招生工作等具体工作展开了讨论。大家分析了今年两个专业的生源情况,初步向学院建议2003年社会工作招生应面向社区建设发达地区,重点以江苏、广东等南方沿海城市为主,相应扩大宣传的思路。教师认为学院的指标非常及时和具体。明后年,对法政系投资40万元、30万元建设法学专业实验室(模拟法庭)和社会工作实验室,将使我院社工专业在省内处于优势地位。会议还确定了专业方向,法学专业以知识产权法、商法、合同法为主要培养与研究方向;社工将以社区保障和社区工作为培养方向。大家还就积极筹建校外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请专家授课,以案说法增加教学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制定了措施。
在研讨中,大家认真分析了法政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特点,初步确立了“面向社会、文理渗透,综合发展”的育人目标。明确了近期的三项工作重点:一是建立、健全法政系网站,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更好地发挥网络作为联系师生的桥梁作用;二是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积极组织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法学专业成立以法政系学院为主的法律协会,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成立心理咨询协会、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队,锻炼学生,促进学习;三是抓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培育优秀学生群体,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