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分团委、直属团工委(直属团总支):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网络新媒体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关于在全团推进“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的通知》(中青办发【2015】15号)和《“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指导意见》(中青办发【2015】23号)要求,按照团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拟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建设“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互动社交平台。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思路
“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互动社交平台推广建设,以全面贯彻落实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指示要求为目标,围绕郑州轻工业学院建设特色骨干大学的愿景和深入实施“六高强校”战略需要,结合我校青年成长成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原则地推进和落实。“青年之声”平台将按照“多级联动、有序推进、全面覆盖”的原则,以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统揽,努力将平台打造成为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综合性服务工作体系,成为郑州轻工业学院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团学干部与全校青年学生密切联系的中间桥梁,真正将青年学生凝聚在团的周围、党的周围。
二、平台设置
郑州轻工业学院共青团根据工作开展实际,决定在已有条件基础上建立以网站、微信、微博、微邦四大平台为主体,以共青团QQ群、飞信群、Email为辅的立体化“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同时做好与团中央、团省委“青年之声”平台的端口对接、数据共享等统筹工作。
1、网站。团委已开发“青年之声”PC端网上平台(http://zzuli.henan.qnzs.youth.cn/),并在轻院团委主页导航栏位置设置“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窗口,方便青年学生更快、更便捷地连接至“青年之声”网页。
2、微信。团委微信公众号上专门开辟“青年之声”栏目,可以直接连接到“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网页,实现与青年学生互动交流的功能。
3、微博。团委新浪微博平台,将不定时开设“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微话题,学院团组织微博可与团委官方微博进行互动。
4、微邦。团委将运用团中央技术中心开发设计的工作帮手“微邦”APP,运用APP中的即时通讯、层级管理、通知公告、反馈统计、朋友地图等功能,实现对青年学生的管理与服务。
三、推进步骤
1、部署启动。各学院团委于3月28日前上报本单位“青年之声”工作技术对接人(分团委负责人、团委宣传干事)名单(见附件1),4月1日前团委将组织“青年之声”工作技术培训会。4月10日前邀请全体学生加入本学院“青年之声”用户组织,同时邀请部分教师(专职团干、专兼职辅导员、就业创业导师、学业导师)和主要学生干部(网络文明促进分会、团总支、学生会、班委)加入到 “青年之声”专家组(见附件3)。
2、运营推广。各学院“青年之声”工作负责人要综合运用门户网站、微博、 微信、 微邦、QQ、 飞信、BBS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最适当的接入和运行模式,4月20日前完成“青年之声”平台的运用推广,其中用户组织注册人数不低于本学院团员青年总数的90%,专家组织注册人数不低于本学院师生总数的20%,并建立架构清晰、合理的“青年之声”平台管理群组(见附件2)。同时,各学院“青年之声”平台管理群组成员需与校团委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时时跟进青年学生在“青年之声”平台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主动探索团学工作与“青年之声”的有效融合,广泛调动团员青年、青年教师以互相帮扶为目标,服务青年成长发展。
3、强化考核。团省委将出台全省团组织“青年之声”平台的考核实施办法,以平台运营与团重点工作结合、提问解答问题数量等为中心进行量化考核,并定期通报。校团委将参照团省委的考核办法,出台相关督导考核制度,逐月公示各学院平台运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统一纳入共青团工作年度考核中。
4、阶段总结。4月下旬,校团委将进行“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推广建设工作的第一阶段工作检查,各学院需根据本单位的运行情况,形成“青年之声”工作总结,反映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一步的工作意见建议。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的阶段工作总结,合理调整工作安排,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三、工作要求
1、积极广泛动员,组建工作队伍。各学院分团委书记(负责人)作为本单位“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推广建设的第一负责人,一是要牵头成立本学院“青年之声”平台管理群组(主管、协管、VIP),工作成员包括分团委老师、核心学生骨干,负责“青年之声”工作的统筹推进、督导考核、审核问题工作;二是要广泛发动、积极动员,将本学院的专兼职辅导员、“双创”导师、就业导师、心理导师、学生骨干发展为“青年之声”平台的专家组成员,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三是要将全体的青年学生发展成“青年之声”平台的忠实用户,通过平台获得成长。
2、协调各方力量,完善工作制度。各学院分团委要将要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内容,立足于服务需求、解决问题,整合协调各方面力量,依托“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构建本学院团组织“听-答-办”的完整服务闭环。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聚焦青年学生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反映的重点问题,实行线上线下联动,探索形成学院团组织一整套信息收集、答复办理、培训交流等各环节、全流程的工作运行机制,并做好案例分析(见附件4)及时报校团委备案。
3、注重工作结合,按照步骤落实。各学院分团委在开展“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推广建设工作时,要与本单位团组织原有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相结合,与学院网络文明志愿者、网宣员、信息员、学生骨干等队伍建设相结合;同时根据校团委工作的统一部署,制定本单位工作落实方案、工作开展时间进度表,按照步骤有规划地完成“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推广建设工作。
联系人:景志勇 赵超
联系电话:0371-63556325 15518205010
电子邮箱:tuanwei@zzuli.edu.cn
1.“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作技术对接人员名单.xls
2.“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互动社交平台使用指南.ppt
3.“青年之声-郑州轻工业学院”用户、专家组织批量登记模板.xlsx
共青团郑州轻工业学院委员会
201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