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70102)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素质,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并能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及社会发展要求;
3.具有主持或参与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的科研或工程项目研发经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作用,并承担一定的组织或管理工作。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专业知识: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信息能力: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能力;
3.问题解决:能够运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
4.算法设计与实现: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数学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和编程能力;
5.研究: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本专业英文文献,并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7.个人与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国防与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9.创新与终身学习: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程序设计技术、数学建模、数据结构、数值分析等
五、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六、课程结构比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要求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人文社科课程平台 |
必修 |
388 |
17.05% |
23 |
13.61% |
选修 |
32 |
1.41% |
2 |
1.18% |
|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424 |
18.63% |
22.5 |
13.31% |
科学素养课程平台 |
选修 |
64 |
2.81% |
4 |
2.37%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792 |
34.80% |
49.5 |
29.29% |
选修 |
64 |
2.81% |
4 |
2.37% |
|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
必修 |
336 |
14.76% |
21 |
12.43% |
选修 |
112 |
4.92% |
7 |
4.14% |
|
自主发展课程平台 |
选修 |
64 |
2.81% |
4 |
2.37% |
集中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0.00% |
27 |
16.07% |
|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
选修 |
0.00% |
4 |
2.37% |
|
必修课小计 |
1940 |
85.24% |
144 |
85.21% |
|
选修课小计 |
336 |
14.76% |
25 |
14.79% |
|
总计 |
2276 |
100.00% |
169 |
100.00% |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168学分,其中必修理论课116学分,选修理论课2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7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4学分,且符合相关要求方准予毕业。
八、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
九、课程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见附表9)
十、专业培养方案进程表(见附表7)
教学院长:许振华专业负责人: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