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忘初心勇作为,关键时刻显担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学校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认真贯彻学校安排部署,领导干部走在前列,党员师生干在实处,积极抓好外宣、内宣、新媒体和技术支撑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为师生返校复学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对外宣传在“点”上发力
找准出发点。把展现学校师生践行“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两为”校训精神,发扬“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生动实践作为外宣工作的出发点,围绕“出发点”组织系列稿件,抓好外宣工作。挖掘出彩点。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聚焦学校师生支援重点疫区、组织应急科研攻关、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志愿服务、创作抗疫文艺作品等,深入挖掘典型人物、故事、成果,用一个个“出彩点”点亮轻工大社会形象。用好发声点。在人民日报、光明网、凤凰网、河南日报、学习强国、大河网、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等各类媒体发布报道近百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全校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新媒体宣传在“线”上延展
设置专题,打造优质作品“生产线”。开设“战‘疫’中的轻工大人”“守护轻工大”等战“疫”专题,搜集整理一线师生的抗“疫”事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等,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批提振信心、汇聚人心的网络作品。广泛动员,打造全校平台“联动线”。搭建以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为主导,各二级单位新媒体平台集中互动宣传的联盟传播格局,确保信息的精准送达,提高影响力。积极推送,打造轻大声音“传播线”。疫情期间,学校官方微博、微信、QQ、抖音四个新媒体平台已发布抗“疫”相关文章107篇,微博146条,短视频8个,总阅读量134余万次,在网上有效地传递了轻工大的声音。
校内宣传在“面”上铺开
阵地全面覆盖。疫情期间全面启用校内宣传阵地,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重点通过对学校主页、综合信息网、宣传栏、LED屏、条幅等主要内宣途径,实现“两校区一基地”宣传阵地全覆盖。工作全面报道。围绕抗疫工作的通知公告、部署落实、督促检查、好人好事等全面组织新闻稿件,截至目前,主页和综合信息网发布疫情相关信息80余条,阅读量达9万余人次,校内宣传栏、LED屏等阵地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更新,校属各单位对本单位的抗疫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过程全面追踪。大年初二至今,宣传教育组在学校主页特开设“战疫情”“轻工大故事”“聚焦复学”系列专题,全程追踪报道我校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做到抗疫工作开展到那里,相机就拍到那里,笔尖就写到那里,宣传工作就干到那里。
技术支撑在“实”上做功
支撑抗疫工作重在实用。围绕克服人员多、分布广等困难,组织研发疫情防控信息管理系统,每天采集全校师生和服务人员基本医学信息和假期轨迹,实现大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图形展示,为抗疫工作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支撑网络教学重在实效。围绕停课不停学,制定《关于在线教学的有关要求》,遴选在线教学核心平台,发布《在线教学能力网络培训安排》,撰写操作指南和培训课程,建立校、院两级技术服务保障团队,下沉到教学一线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支撑日常工作重在实际。围绕推动日常办公、科学研究、复学复课等,搭建临时VPN服务,开通CARSI电子期刊资源的校外访问通道,建设完善两校区人脸识别进出控制通道等;结合实际,挖掘资源,保障学校各项日常工作正常运。
全组员工在“为”上担责
宣传教育组全体成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克服困难,勇于担当。有的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就边照顾老人边办公,在病床头把新媒体信息推送到师生的手头;有的孩子要上网课,就边陪孩子上课边办公,在课桌前让一件件师生抗“疫”故事传到师生眼前;有的假期回老家过年,没有网络就跑到邻居家蹭网,网络时断时续,但每天的信息发布从未间断;有的奔波于两校区之间,或跑着拍照或坐下修图,但图片信息传递的正能量从未停歇;有的忙碌于开发大数据系统、维护网络设施,用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油助力。
编后语: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两为”校训精神,发扬“朴实、务实、扎实”的“三实”校风,情系每一位师生,盯住每一项工作,抓好每一个环节,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师生健康返校、顺利复学。